截至7月7日收盘,光伏产业指数大涨5.33%,收于4223.41点。
行业需要廉价太阳能面板,而且还要求容易更换,所以需要投钱研究。对美国来说这是一个反超机会,我们有很棒的创新系统。
一些较大规模的美国制造商在东南亚部署生产基地,组装太阳能面板和模块。中国已经将太阳能面板成本降低80%,现在在全球许多地区,太阳能和煤一样便宜。哥伦比亚大学全球能源政策中心研究员Julio Friedmann认为,在开发下一代太阳能技术时美国做得不好。美国研发系统的确有它的优点,比如美国企业多年一直研发mRNA疫苗技术,新冠时期便派上了用场。拜登要求国会向清洁能源研发投入350亿美元。
1980年代,美国重视基础科学研究(暂时看不到明显应用前景的研究)。于是乎,创业公司关门,专家离开太阳能产业。应用材料、西门子、IBM、罗博特科、华为智能:智能OS&APP中环股份在智能化领域的成功背后,有着应用材料、IBM、西门子这些国际顶级智能化企业的身影。
这样的未来令人激动人心,据测算,要实现碳中和,中国需要保持平均每年200GW的光伏装机。因为这代表着会有大量的个人浅见和态度,作为报道类文章是要尽力避免的。自动化、柔性化、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其中的联系是层层演进却又独立存在的关系。希望通过业内领先的智能企业共同协作,快速提升行业智能化水平,提升产品与服务能力,不断自我突破,让企业在变革中基业长青,让光伏行业尽可能的为建设零碳智能的新时代做出应有的贡献。
如果要形容的话,华为是液态的,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阳光电源则是固态的,细化完善技术方案,不让垒土,故能成其高。光伏设备已经从过去独立运行的离线模式,发展到了前后端自动衔接的联网自动化生产模式。
智构从基础上奠定智能化制造的基础,从整个体系上作出改变;随后通过为这套体系赋能,让这套体系变得更加强大;随后通过融合全价值链和自主学习,最后超出现有的极限,从解放人工转向开创新业态。210超大硅片也是伴随着中环智能制造的发展脚步进入业内视线的:2018年,实现了生产流水线自动化和生产派工半自动化、在线实时品控的中环具备了挑战更难的超大尺寸技术的硬件实力,并在随后的两年间逐步改进,到2020年12月,初步完备的天津智能DW工厂除了210硅片良品率达到了96%以上之外,产能也逐步爬坡到了15GW。专家估计,到2025年,所有的企业信息技术解决方案都会被云化,每个企业都要结合自身的核心业务,探索最适合自己的云化解决方案。而保持如此高速的增长,需要具备如下先决条件:1、发电成本进一步下降。
他们主要提供自动化设备和管理系统软件。感谢这些智能企业同台分享,让我们有了一窥光伏产业智能化进程全貌的机会。如果有一辆智能马车,本我代表驱动力,自我代表控制力,超我则代表指导力。所以此次会议过后,相信会有很多参会企业会重新评估自身智能化程度以及未来发展目标。
这也是为什么笔者认为光伏产业步入了继2004年德国可再生能源法之后的第二次历史机遇的原因:碳中和为光伏提供了联接万物的政策基础,随之而来的用能全面清洁电力化的社会更加需要数字化的精细管理,同时降低度电成本与需求侧多样性将更加考验制造企业的自动化与柔性制造能力。完整的生态链让中国光伏在过去的竞争中取胜,完整的智慧新能源全联接场景也将带动智能技术的腾飞。
大体系与标准建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势和复杂无比的新挑战,智构、赋能、融合并不只是针对某个企业的智能制造或智能管理能力,对光伏产业同样意义重大:构建智能化的全产业生态链,进而做到融合,真正做到智能制造与智能应用无缝接轨,将对光伏乃至全社会产生极大的积极意义。智能业务是最有可能改变人类未来和生产方式的一般通用技术,而能源行业是最适合智能化技术发展的土壤。
常有国人自豪称从制造业的角度,世界只有两个国家:中国和外国。也就是说:用APP的那个用户,也要反向去为了用APP而先去做这套OS系统。(方式有:增加土地、电网接入条件、新场景、新应用形式)3、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网建设(智能微网、柔性直流输电、提高系统灵活度、提高用户侧智能化水平,促进源荷双向智能互动、落实可再生能源保障消纳机制)4、提升投资者用户体验,激发投资热情(提升收益、减碳、便捷、额外附加功能)可以看到,这四点要素中,光伏智能化发展贯穿始终:光伏制造、场站管理、智慧电网、智能应用都离不开智能化的发展,用智能化手段联接场景,为其赋能,进而演化出新的以能量流和信息流为纽带的智能物联网络。(降制造成本、提升通量生产效率、提高转换效率、提高营维水平减少发电量损失)2、光伏装机场地供应量增大。在制造流程全自动化的基础上,提升了产品质量和设备效率,并将ERP(企业决策平台)和MES(生产管理系统)结合起来,让管理层对智能工厂可以做到如臂使指。就个人而言,笔者从长远角度也很看好华为智能,虽然现在目前华为云业务这部分市占率不如阿里,但华为有制造背景,在于行业融合的方面更具优势。
而采用数字化的多能融合,本身又是最主要的新能源应用形式的光伏智能制造与应用,必将引领新的碳中和与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浪潮。2015年起,中环花了六年的时间,将以前几十年的晶硅材料经验,完成了自动化到智能工厂的过渡。
中环股份下阶段瞄准的目标就是如何培养智慧决策系统的指导力。2008年起就提出智慧地球的IBM提出经营数字化与平台数字化的概念:主张以工业大脑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是打造智能制造与敏捷运营的基础,并提出了体系改革、管理强化、数字化能力增强等手段,来应对光伏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难点及挑战。
笔者对各光伏企业智能化程度做了个简单的梳理。这是历史赋予我们光伏人的荣光。
个人理解,里夫金更关注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启后在应用侧的价值,而保罗麦基里则偏重于制造,也就是经常被提到的工业4.0。而这三家外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差异也很值得关注:西门子、应材和IBM更多的是希望通过技术来驱动行业,以技术为主;罗博特科则更注重针对行业需求开发技术,并随着智能制造在全产业链上的数据互通不断拓展和升级技术。以往谈到智能光伏大家说得更多的是它能够带来哪些价值,而这次我们希望能够推动光伏产业各环节智能技术发展的同时,也能够逐步让数字化的各环节连城一个整体。此前大部分标题署名的都是请愿或谏言类文章,但关于智能和工业革命,业内的描述或过于艰深,或流于表面,同时多为管中窥豹不见全貌,因此笔者试着向非技术人士描述光伏行业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这场叠加了碳中和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超级浪潮,将如何重塑行业,并彻底改变世界。
编者按:每次在标题上署名的时候,都有些忐忑。笔者认为这也可以用佛洛依德的本我、自我与超我来对智能的发展做简单的比喻:智慧工厂的本我是工厂的底层核心功能,自我则是让工厂各功能变得更强大和完善,而实现超我,则需要具备决断力和约束力,并且在这部分需要和人脑PK,这也是为什么说融合后超越是智慧工厂的方向,是因为在跨专业决策时,人工智能往往更具备优势。
我们来看看,顶级智能光伏和相关企业都在想点什么?新能源、数字化、柔性制造:新工业革命三驾马车人类已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每次随之而来的都是抓住机遇的国家崛起,在工业革命过程中完成实力的强弱转换。即使是这三家国外巨头,在智能工厂建设的过程中,仍然需要中环股份的大量参与。
如果智能光伏工厂是一部手机,它们做的是其中的操作系统或具体功能的APP。现在,中国处在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全球也正站在第三次工业革命起点。
中环表示,将在十四五建成具备工业4.0+特征的智慧工厂,打通全行业产业链数据,让系统实现深度学习,做到数据自主决策、自主控制。其次,能源本身的性质更容易实现数字化经营。罗博特科董事长戴军是几座光伏超级工厂背后的男人。《第三次工业革命》作者杰里米里夫金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来自能源互联网与可再生能源的结合;另一种以《经济学家》编辑保罗麦基里为代表的,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来自数字化革命,带来制造模式的重大变革,智能制造和柔性制造带来制造的革命。
期间经历了工业2.0(设备自动化和生产人工化)、工业3.0(生产自动化)、工业3.5(智能生产,全自动化制造)、工业4.0(智能工厂)四个阶段。正如电网专家所言,光伏各环节智能化在发展先后、智能化程度、对智能理解和侧重等方面有很大差别。
正如本次大会的主旨智构、赋能、融合,其实中环在融合阶段还是只做了一半。第三次工业革命主要表现为智能制造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等技术的重大突破,以智能化、信息化、低碳化为主要特征。
拿手机举例,早期智能手机出现,奠定了未来发展的基础。无论是哪种变革最终催生第三次工业革命,能源互联、新能源、数字化都将部分甚至全部地在这次工业革命的占据重要地位。
文章发布:2025-04-05 14:20:31
本文链接: http://lhuob.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43842/2217.html
评论列表
从历年累计出货数量来看,华为和阳光电源均已累计出货超过100GW,是名副其实的领军品牌。
索嘎